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喜庆的红灯笼、香气扑鼻的年夜饭……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过年”最美好的回忆。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一岁的隆重庆典,古代许多习俗都有很强的仪式感。从宫廷到民间,人们满怀热情地为过年做准备,也在此时许下对未来的期待。

  那么,对古人过大年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紫禁城里这样过年

  前段时间,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开启“宫猫记·过大年”系列活动,受到广泛关注,也把小年到除夕的宫廷过年习俗介绍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吧,古代“吃货”们这样过大年

资料图:此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前丹陛上下树立起“天灯”和“万寿灯”各一对,作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实景体验部分正式向观众开放。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比如,腊月二十四是民间的扫尘日,据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介绍,宫中的这一天不但要认真洒扫,还要用宫灯将房屋装饰点亮。

  乾隆朝的安灯时间设在腊月二十四,这天的乾清宫、宁寿宫前会竖起高大华丽的天灯、万寿灯,还有式样精美、做工精湛的宫灯。

  接下来,紫禁城中还有不少重要习俗,比如贴门神等等。清代《钦定工部则例》记载,“各宫殿等处门神门对…工部具奏于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敬谨安挂”。

  此外,也有文章称,除夕时,为了迎接新年,紫禁城里往往还会上演一出“春晚”,这种逢年过节唱的戏被称作承应戏。而且,皇帝也得守岁,清宫守岁还有特定的吉祥盘和消夜果盒。




上一篇无效化妆?看看八千件“西北傩”的“妆后”复古气质【组图】

下一篇《唐宫夜宴》“火出圈”背后:结合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生活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