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1821年,迈克尔·法拉第制成历史上第一台电动机模型,此后两百年,信息革命与网络革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近日,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和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北京时代睿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开幕,共展出49位信息技术发展史代表性人物的信札、手稿、签名本、便条、签名照等,观众们可以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些曾出现在教科书中的著名科学家的手迹。
“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中新网任思雨 摄
信息技术发展史
走进“光电之迹”展览,目光首先会被一张巨大的人物谱系图所吸引。
法拉第、约瑟夫·亨利、摩尔斯、贝尔、马可尼、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香农、肖克利、楚泽、海蒂·拉玛、基尔比、马丁·库帕、温顿·瑟夫、比尔·盖茨、伯纳斯·李……一众先驱曾用创造力和行动力点亮信息之光,他们的科技发明依然影响至今。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时代,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每天手机拿出来就是一些微信的提醒,一些新到的邮件,我就想信息时代怎么造成的?我们不可能绕过一些创造性的,还有执行力的一些人物。”联合策展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刘年凯说。
“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中新网任思雨 摄。
联合策展人、名人手迹收藏家、西元收藏联合创始人程昊介绍,这次展览共展出10类手迹载体总计49件藏品,其中不乏股票凭证、采访提纲、备忘录等罕见题材,且大多为国内首次亮相。入围展览的49位先驱中,有4位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位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本次展览聚焦第四、五次信息革命中重要里程碑事件和关键性人物的背景故事,并在科学家生活的年代中,融入社会因素的推动作用,方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诞生背景。
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谈及展览时说,“其实让孩子们包括让市民们,应该大家知道科技是怎么来的,奠基人是谁,他们的发展的脉络是什么,这样对大家学习,认清未来的方向是很有帮助的。”
“光电之迹——信息科技先驱手迹展”。中新网任思雨 摄。
上一篇: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