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杜德斌:要构建可持续的科研生态体系。以科技人才和团队评价为重点,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营造潜心向学的科研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激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积极推行同行评价和国际评价,注重长周期评价,引导科研人员踏踏实实攻关基础性科学难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举办国际化重大科研学术会议等多种途径,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主持人: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如何理解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义?

  李万: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亡,众多仁人志士秉持“科学救国”理念奋发图强。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海外学子纷纷回国,实施“科学报国”。新时期以来,各领域科研工作者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坚持“四个面向”,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一代代科研人员身上传承的科学家精神,是优良的创新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纵观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都经历了思想大解放、创新文化喷薄繁盛的过程,这些国家的顶尖科学家灿若群星,他们身上闪烁着求真务实、向上向善的科学精神,都拥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因此,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一是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研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科研事业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刻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上。二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中有关整体论、生态观等,努力形成中国科学学派,创造出可以为世界人民所共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是要培育优良的创新文化,强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注重科技伦理的约束作用,实施负责任的研发与创新,深化科学普及,持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使我国成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世界高地。

  陈强: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刻骨铭心,那就是精神感召和文化浸润的力量。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国际形势云谲波诡,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加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我国虽已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但与科技领先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跟跑”“并跑”和“领跑”的局面交错并存。在“跟跑”过程中,科学家精神体现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为国分忧。在“并跑”过程中,面对白热化的国际竞争环境,科学家必须有分秒必争,舍我其谁的劲头,努力抢占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的制高点。在“领跑”过程中,经常会陷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怆然境地,科学家需要有敢为人先、格物致知的胸怀,勇于用科学火种照亮人类未来。培育创新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增进社会公众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解和认同,让更多年轻人成为创新大潮中一朵朵奔涌的浪花。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沿着大运河看江苏——工业篇

下一篇相知相亲 交流互鉴(记者手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