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从文学意义上说,麴伯雅的这首诗,并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全诗基本上都是照抄南朝鲍照的《中兴歌》,只改动了几个字。鲍照原诗是:“千冬逢一春,万夜视朝日。生平值中兴,欢起百忧毕”。但从政治意义上说,这首诗的价值却不容低估。鲍照的《中兴歌》是歌颂宋孝武帝平定内乱,有中兴之功。麴伯雅的这首诗,将“中兴”改为“明君”,则是歌颂隋炀帝治国有道,有守成之功。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麴伯雅的这种歌颂,可能是发自内心的。至于炀帝好大喜功,弄虚作假,外国及周边少数民族商客未必知情。他们到东都丰都市贸易,眼见“珍货充积,人物华盛”,连吃饭也不要钱,产生盛世明君的感慨,不足为怪。麴伯雅为什么能够模仿南朝鲍照的诗呢?他不可能到了长安之后才看这首诗,然后模仿。他肯定早就学习过鲍照的诗,这说明南朝文学作品也早就传到了高昌地区。

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⑤丨古称高昌的吐鲁番,为什么被赞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

  吐鲁番交河故城。(王恩山 供图)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天天学习 | 新年贺词,习近平用这句古语激励奋进

下一篇培育创新文化 营造创新氛围(创新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