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著名大德高僧印广法师在央视发现之旅由心楞严法华。阐述了其高深的佛学心得。

释印广法师,俗名倪德彪,江苏如皋人,生于1949年,自幼随母念佛。1990年于如皋定慧寺皈依,1993年开始研读《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等大乘经典。苦修多年,心有所悟之后,即始弘法利生。传教三十余年,印广法师广泛传播《法华经》、《楞严经》等佛教大乘经典的思想,并促使各地出现了《法华经》的修行者,他提倡众生学佛,功德殊胜。

印广曾多次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自幼与佛结缘是受母亲的影响。如今,慈母已逝,印广只能在母亲节写文回忆:十四岁时,考入初中。离家十多里路。每逢周末回家,母亲必在檐下,远远顾盼,招手;我呢,立马脚底生风!电视剧里,哪有如此母子连心……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哇……这周末一幕,从无休止……

印广还在《母恩》中哭书写道:我是全家最小,故被宠为至宝。大人投亲访友,我必胡搅蛮缠。出门上路威风凛凛,回家路上装孬耍懒。一声不吭,就地入定。大人走到老远,方才发现丢人,回头把我背走。竟有那么一回,恰只母子二人,她说背不动,我耍赖不走;她瞪眼皱眉,那意思“我就不背,看你走不走”;我若无其事,那意思“我就不走,看你背不背”。久久相持不下……

思及种种过往,父母带给印广的,有慈悲、关怀、也有严厉和自律。正是在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印广在童年时期便饱读史书,初尝了佛法奥妙,虽然青年叛逆稍有抵触,但在因缘际会之下,印广由迷信到正信,最终开始研读大乘经典。

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尽一生,也恐难阅尽。加之,佛典有经、律、论,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经又有直译、意译等多版本,由此看来,佛教典籍数不胜数,可印广单单就与《法华经》和《楞严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印广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研究佛法的时候,我研究也不多,碰上了佛教最基础、最精华的两部经,一部经是《妙法莲华经》,一部经是《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这两部经其实是一部经,《楞严经》打前站,从最基础的泥巴瓦块、树木花草,从哲学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运行规律。法华经是高度的概括,充分的肯定,反复的强调,我发现这两部经里,它所研究的问题,是我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自古云:成佛法华,开慧楞严。《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经典。《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这段话说的是,《法华经》在世上的出现,是为了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只要心境豁然开朗,开悟、明心见性,即是懂得了“开、示、悟、入”四个字的道理。到时,一切人、动物、大地花草、江河湖海……能看到的,想到的,见到的一切有情、无情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那既然这世间的一切万法皆可成佛,又为什么会形成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树木花草,还有风雨寒暑呢?

印广又说:佛教呢,是非有神、非无神,每一个人既可以是神,也可以佛菩萨,也可以是泥巴瓦块,这看你自己怎样把握好自己的身、口、意,这三样。这就跟做点心一样,做点心,油盐米面,四种原料做饼干,原料相同,这个配方不同,味道不一样,我们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原料都相同的,地水火风,原料都相同。

那么原料相同,为什么今生今世形成这种局面?就跟做点心一样要把握这配方,真善美欢喜一些、高兴多一些,用这种配方来,吃饭、来看问题、来办事,我们来世的果报就是佛、菩萨、殊胜的境界。

由此说来,不同的配方,决定了众生世界观不一样,也决定了众生的命运。印广青年时期当过农民、做过工人,中年以后身体力行,效仿当年释迦牟尼佛,开始苦修苦行:坚持过午不食,以麦麸、豆腐渣、老菜叶为生。众目睽睽下他在菜市场捡烂菜叶,正是种种经历孕育了印广的命运,他将用尽一生济世苍生、普度众生。

2002年,印广在青岛湛山寺受三坛大戒期间,亲近了明哲长老等多位高僧大德。从其受教,多所裨益。此后的十多年,印广法师在山西、山东、上海、北京、天津、内蒙等全国数十个城市开讲《法华经》、《楞严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经典,开启了他讲经弘法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盘点食指大动 笑看北京美食街排行榜

下一篇探索灵璧石文化的玩石者——郝忠礼:用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