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至于这次全新改版的舞美,跟当年的百老汇版有异曲同工之妙,硬体结构搭出房间的框架,与众不同的是房间的楼层是错位的,有些楼梯也是翻转的,暗喻时而错乱的精神和颠倒的生活状态;而被房间区隔的表演区域,使得现实与虚幻想象可以并置,历尽劫波的中年夫妻和初识人生的少年情侣形成对照,这些都加强了作品本身的互文。

  在悲伤治愈这个序列里,近年来在影视上都有不少佳作,获奖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有类似的问题探讨:为什么要期待一个经历痛苦的人回到从前?在认知光谱上,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地包容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痛苦?当一个家庭遭遇困境却有不同的个体“症状”时,是解决个体的问题,还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个体是否先于家庭?我们是否能正视,是否还要以家庭为单位来扮演救赎的角色,还是说各自放彼此自由才最好?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回答是,我们不需要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圆满结局;我很高兴在《近乎正常》的最后,爸爸丹也“病”了,他开始正视死去的儿子,第一次叫出加布的名字,也开始接受心理医生对他的治疗——而不是此前被妈妈的悲伤掩盖的悲伤,或者被自我压抑的悲伤;很高兴在《近乎正常》的最后,戴安娜决定离开,第一次完全自主地选择了治疗方案。没有人能保证病症的痊愈,没有人能期许一个光明的未来,但至少她迈出了自我的一步:“也许是不会好了,也许是撑住不垮掉就可以。”“不需要一切正常,那太不可思议,只要它近乎正常,我就可以。”偏离正常的那一点点重影、阴翳,是悲伤的寄寓之地,或许可以更加平和地与之共生。所谓光的方向,是“我要快乐,不必正常”,或者加强版——“我要活着,不必快乐。”

  此前首轮错过,还能在第二轮遇上这部作品,是一件幸事。长久以来我们讳言心理疾病的传统驱使,使人们总将其简单等同于个体的“脆弱”,而近年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正视程度有了肉眼可见的增长,相信这是一部教我们如何经历创伤的疗愈过程的剧目,该有的市场和底气。

  来源:北京青年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非典型好剧,戳准了Z世代哪些心思

下一篇《特级英雄黄继光》等影片全网热映带来的启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