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但是,部分主旋律作品也出现了接受受阻的情况,更遑论破圈。原因是,以青年群体为主的网络电影受众,有着年轻态、个性化的审美偏好,如创作不符合青年群体的接受方式、话语逻辑、审美观念,艺术表现上仅仅是中规中矩、缺乏创新表现力,即便向青年群体靠拢,仍无法沟通、弥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缝隙。文化社会学者甘斯在研究现代社会中不同种类的亚群体及其各自的文化偏好时提出,界定一个群体共同趣味的根本标准即是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一类文化产品如要具备不同趣味文化群体的共赏性,关键要在价值观念与审美标准两个层次上契合其相对应的受众。
《特级英雄黄继光》和《勇士连》之所以能够出圈,首先就是因为它们在价值观念上找到了“中国精神”这一破题的着力点。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一方面,内蕴深厚、层次丰富的中国精神恰好能够为价值真空的网络电影提供精神依据,以中国精神为内核驱动来“反哺”创作,可以达到提升影片文化层次,实现网络电影价值纠偏、重塑的收效。此前就有《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以“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传奇历史故事为原型,讲述了耿恭大将于荒漠边境率领残部十三人屡次击退匈奴大军的英雄事迹,在表现浓重、绵长的家国情怀与天下情怀的同时,以中国精神体系中内涵丰富的“义”精神为依托,既宣扬了国家大义、忠义、道义的核心道德观念,又将民间市井义气中的仗义、侠义与恩义融入其中,对英雄相惜、肝胆相照、同仇敌忾的义气精神进行了细致描摹与渲染。另一方面,今天的青年观众期待作品是有深度的,能够使人在不长的观影时间内迅速获取一定的精神启迪。军事题材网络电影正是极大地触动当前中国观众的精神需要: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色彩;英雄们分寸必争和誓死守护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奉献精神;战士们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同仇敌忾的情谊,始终能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观众,实现情感唤醒,强化国家信仰,凝聚国族认同。我们看到,《特级英雄黄继光》虽以主人公黄继光命名,但作品着意塑造的是中国志愿军战士的群像,诠释了“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深层主题。《勇士连》追忆的既是在枪林弹雨之下踩着锁链突围的红四团二连突击队员,也是所有付出无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红军战士。同样,《排爆手》致敬的不是一位或两位排爆手,是无数个默默为人民抵御危险,负重前行的无名英雄。
从审美偏好上看,军事题材豪迈、高亢的表现力容易激荡出热血激昂的戏剧张力与艺术效果,能以比较精悍的篇幅,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点燃观众,这与网络电影与生俱来的野生性及个性追求也比较契合。可以说,军事题材创作既能对网络电影进行价值赋能,还能促动网络电影打破圈层,吸引不同趣味公众群体的注意力,从而实现破圈效应。
诚然,网络电影破圈路径不只有军事题材一条,而以“中国精神”为内驱力,进行自我淘汰与更新并激发自身活力,无疑对于网络电影的整体提质转型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谁说必须快乐?“近乎正常”就好
下一篇: 影视创作:由“小家”到“大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