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近年来,不少主旋律电影以精良的制作水平和鲜明的价值导向,赢得了观众口碑和市场表现双丰收,为主流文化传播和主流价值引领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今年国庆期间上线播出的网络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以精致光影再现红色经典,以真挚情感致敬英雄先烈,正是对这一题材、类型的延续和接力。

  毫无疑问,对于创作者来说,战争片有着很高的行业门槛。一方面,这一题材、类型的影片往往需要兼顾多个叙事角度,如敌我双方、大小人物等,在多数情况下叙事结构庞大、线索纷繁。另一方面,相关战争场面的拍摄在技术上有着相当难度。因此,无论是叙事还是影像,战争影片的创作,即便是对于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而言,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同时,作为讲述历史故事的影片,与史学教科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史诗兼具的艺术品格,需要寓情于史,才能打动观众。

  限于网络电影的投资体量,《特级英雄黄继光》无法像院线大片那样,通过多条故事线全面展现宏观战争场面,但影片巧妙地聚焦在黄继光参军前后的故事上,以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具体任务为叙事中心,用日常真实的对话场景和小体量的战争场面,在由宏观到微观的起承转合中,真切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当影片镜头来到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的敌军发起反击,虽然多次与敌军对战,却依旧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离天亮只有不到一小时了,时间就是生命,站在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看着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毅然提出:“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这一场景,精准交代了黄继光完成英雄壮举的大背景,构成了影片史诗合一的叙事基础。

  拍摄战争片的最大难度,是要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使观众产生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这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和高概念的影视技术加持。《特级英雄黄继光》把精力用在了局部战场这个“刀刃”上,黄继光牺牲前的一系列战争场景,采用升格慢速镜头,以远景和特写镜头两极之间的无缝衔接,以及后期制作的整体统合,实现了对“舍身堵枪眼”前激战场面的充分渲染,使得叙事极为紧凑,形成了层层递进、密不透风的戏剧效果,也使战争场面的表现更加“硬核”,把观众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核心事件、关键场景,为重现红色经典作了充分的画面语言铺垫。

  故事的高潮部分,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与两名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向敌军的火力点冲去。在距离目标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友牺牲,另一名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忍着伤痛一步不停地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对方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又受到了阻拦。这时,黄继光负重伤再次倒下,眼看天就要亮了,身边已无多余弹药,千钧一发之际,黄继光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那间,敌军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这永远刻印在中华民族烈士丰碑上的经典一幕,在影片画面语言的精心调度下鲜活重现,升华为可知可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由于战争片场景、主题的特殊性,在该类影片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对任何创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特级英雄黄继光》虽然以黄继光作为主要线索人物,但是在全片的人物塑造上却做到了对志愿军队伍的“群像式”讴歌。六连的每个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并不是某些外国战争片中为了配合“主角光环”如零部件一样的配角,而是被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生动具体的“人”。在战斗不同阶段的叙事展开过程中,影片以单元式的结构,分别塑造了战士肖登良、李旭、赵克春等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战士形象。他们虽然经历各异、个性鲜明,但都能在决断时刻毫不犹豫、不怕牺牲,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特级英雄黄继光》在国庆假期上线播出后,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高度认可,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相信在观众的激励下,会有更多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精心投入,用视听精品把更多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英雄故事讲给今天的人听。




上一篇《我们这十年》“人民视角”里的中国故事

下一篇吉林农民摄影十年变化扫描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