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北风刮得更大了,呜!呜!呜!好象老虎声。老虎声里,响起了人的说话声,那声音又尖又细:“宝柱!宝柱!不要停下!不要停下!”
  
  石壁前,山坡上,山沟里,都似乎有人在叫他:“宝柱!宝柱!不要停下!不要停下!”
  
  宝柱也忽地想到,停到这里会冻死的。他向前走去了,越走越暖和,越走越亮堂,风好真的变成了老虎跑远了。他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走到那棵牡丹跟前了。这里好象是两样的天下;象春天一样的暖和,象白天一样的明亮。那棵牡丹眼看着发芽了,长叶了,开花了,从牡丹后面闪出了一个闺女来:大脸盘,大眼睛,不笑也象是在笑,秀丽得象一枝盛开的牡丹花。闺女向宝柱笑了笑,转身摆了摆手,牡丹花瓣纷纷地四处飘去了,飘呀,飘呀,越飘越大,越飘越大,落到地下时,都变成明光净亮的房子了。闺女请宝柱进了屋,里面已经摆好了热饭热菜,闺女又叫宝柱吃饭。宝柱哪里有心吃饭。闺女说道:“你尽管放心吧,我是牡丹仙女,我会帮你忙的,那双铁鞋已经穿破了。”
  
  吃完了饭,闺女和宝柱一块走了出来,她回身把手一招,明光净亮的屋子又变成花瓣了。花瓣飘了来,又凑成了一朵朵的牡丹花。闺女伸手扯下一些瓣来,递给宝柱说道:“要是刘老狼再把你赶出来的话,你就把这些花瓣撒到荒场上去。”
  
  宝柱答应着,把花瓣放在了袖筒里。闺女笑了笑,身子一动,眼看着变成一枝大牡丹花了。天明了,北风还在吹,雪花还在下,宝柱眼前的这棵人样高的牡丹,开得格外的新鲜,红色的花头,绿色的叶子,都沾着洁白放光的雪花。宝柱想着牡丹仙女的话,他袖着花瓣离开了山坡。雪花落在他脸上也不觉得凉了。北风吹在他的身上也不觉得冷了。
  
  宝柱走过了石壁前,迎春开开了金色的花,千枝梅也开得满枝红了。宝柱走过山坡时,杜鹃花开得一片红,山菊花开得一片白。宝柱走过哪里,哪里就开满了鲜花。水沟里香艾、野蔷薇一齐开;松林里,连那山姜,万年青也开花了。
  
  宝柱到了刘老狼的门前,那铁鞋还摆在那里,可是已经穿破了。
  
  宝柱拿着铁鞋走了进去,理直气壮地说:“铁鞋穿破了。”
  
  刘老狼看了,愣了一下,恶狠狠地说道:“三天不能穿破铁鞋。”
  
  宝柱也生气地说:“你知道三天不能穿破铁鞋,为什么要叫我三天穿破铁鞋呢!”
  
  刘老狼叫宝柱质问得没话说了,可是他还是不给宝柱那三直吊钱,又把宝柱赶出来了。
  
  宝柱在风里走,宝柱在雪里走,他走过风雪旋转的野地,他走过了冰雪封盖的大河,来到了一个铺满雪的大荒场上。宝柱把袖里的花瓣向荒场上撒去,雪地变成白银地了。飘着的雪花也变成纷纷飞絮了。花瓣不见了。柳絮里出现了一片光滑晶亮的房子。
  
  宝柱进了一间屋,屋里炕烧得暖暖的。他铺好厚厚的褥子,盖上软软的被子,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雪住了的时候,有人看到了这片房子,那真是比雪还亮,光彩四射,象是画上神仙住的地方。
  
  到了晚上,刘老狼才知道了这回事。他爬上自己院子里的高楼,向那边一望,只见一片金光。他连声地说道:“那是一块宝地,一块宝地啊!”
  
  第二天,刘老狼坐上暖轿亲自去看那些房子了。他看一眼,惊奇一下,看一眼,惊奇一下,那些房子有的就是用整块的美玉刻成的。他一面看着,心里一面打算盘,他想:“只要砸碎一间屋,就能卖上万两银子呀。”
  
  刘老狼看完了,又要和宝柱换房子,宝柱怎么也不肯。刘老狼又说把房子里的东西和地也都给他,宝柱还是不肯。末了,宝柱想了一想说道:“只许你和你家里的人出,不许带走一个长工丫环,依着我说的这样,我就和你换了。”刘老狼连忙答应了。他心里想:“我有了这些宝贝房子,有了钱,还怕没人给我做活!”当时就找人立了文书。当天,刘老狼就把他家里的人搬进这宝贝房子里来了。
  
  刘老狼一家人,东走走,西看看,指点着说这个房子能值多少钱,那个房子能换多少地。一家人光打算着怎样发财。
  
  宝柱进了刘老狼家,把丫环伙计都叫在一起说道:“你们愿意要什么东西,就给你们什么东西,都回家过日子去吧。”大伙有的要钱,有的要地,欢天喜地的回家去了。
  
  这天黑夜,刘老狼一家睡在宝贝屋里,忽然都被冻醒了。睁眼一看,房子没有了,北风刮得他们站不住脚,大雪直下,四处看看什么也看不到。刘老狼和他家里的人,都是些烤着火炉嫌冷,坐着轿子还嫌累的无用东西,在这大风大雪的黑夜里,他们一步也走不动。天亮的时候,刘老狼和他家里人都冻死在荒场上了。
  
  宝柱接了娘来,年黑夜,娘儿俩吃了饺子,还放了鞭炮,点上油灯,还点上蜡烛,欢欢乐乐地过年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牡丹园里的故事

下一篇秦岭深处遇牡丹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