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首先,由敦煌世族僧俗历史上在莫高窟所营造,代表莫高窟各个历史时期的大型洞窟,被作为其家族各自的“家窟”而世代相袭承,使原本为佛教圣地的莫高窟世俗化、社会化,作为窟主的世家大族们利用佛教为自己服务,使这些“家窟”成为他们世世代代称雄敦煌的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讲,敦煌石窟是社会化的佛教场所。
其次,虽然有莫高窟的千年营造与佛教的传播发展,但敦煌始终保存了汉晋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教煌世家大族根深蒂固且千年不变的经济和政治势力,使历代的汉族统治者要依靠他们,异族统治者也要依赖他们,庶民百姓们更要依附他们。从汉晋到宋初的千余年中,活跃在敦煌的历史舞台上的一直是这些世家大族,所谓在敦煌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也就是世家大族的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营造的“家窟”,实际上起着自己宗族祠堂的作用,甚至起着一般的祠堂起不到的重要作用,因为对长期在敦煌石窟朝山礼佛的地方统治者或者庶民百姓来说,与其说他们崇奉佛教的神灵,还不如说他们慑于那些世家大族的威力。
再者,敦煌的世家大族千余年的历史活动,形成一股顽固的保守势力。他们虽然也接受外来的意识形态,但这种接受是以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和为自己所用作为前提条件的。比如对佛教的接受和对莫高窟的营造。敦煌石窟的佛教艺术所反映的思想意识,基本上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思想意识,即敦煌世家大族的思想意识,如“报恩君亲”等。所以,敦煌世族的“家窟”实际上作了这种保守势力的后盾。当然,作为保守势力,其主要反映是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它似乎并没有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多大的阻碍作用。比如在生产技术的进步方面,敦煌并没有落在中原地区的后面。这一点在石窟壁画中就有所反映。
“家窟”在敦煌历史上也曾起到过不少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它在自己家族、宗族乃至整个敦煌的汉民族中的民族凝聚力,那是在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十分尖锐和激烈的年代里。如莫高窟148窟营造之时,在入口处顶部绘上了《报恩经变》,当时正值唐蕃战争的前夜,在国土和民族危急存亡的生死关头,新建成的这座“李家窟”曾经鼓舞了汉唐军民的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给了他们勇气和力量。我们今天走进这座辉煌的洞窟时,似乎还会感受到当年那刀光剑影的战争气氛和深切感人的号召力。另外,敦煌世族僧俗们在莫高窟各个时代所营造的“家窟”,作为佛教建筑虽然表现的是佛教的神和人的事迹,但它所纪念的并不是这些佛教的祖师或诸神,而正是创造这些神灵的窟主们自己!所以,石窟实际上是一种借助于佛教的特殊的纪念性建筑物。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珍贵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