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滔滔黄河,悠悠大桥。资料图
在巍巍青峰之巅,耸立着一座塔;在滔滔大河之上,横亘着一架桥。
桥与塔同框,则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桥与塔,是兰州的地标性建筑——白塔山和中山桥。就是这白塔山下、中山桥上,成为外地游客来兰州旅游必到的网红打卡地。
从白塔山一同俯视中山桥与黄河,便能发现中山桥的特色,其形如跃河巨龙,“身躯”弯曲于黄河之上。
桥共有四墩五孔,孔与孔之间跨径45.9米。整体设计极简,桥梁上方是梯形钢桁架结构,每一跨都由长方形加斜撑杆件构成。桥身总长有233.5米,总宽有8.36米,同时桥内两边设有各宽一米的人行道。
春日的黄河之畔,岸边蛰伏了一冬的柳枝,已没有了冬日的干枯,变得柔嫩。远望枝条上初冒出的嫩芽如烟如雾,有的柳枝则轻拂着河面。
和煦的春风在吹拂,明媚的阳光在照耀。铁桥五个桥拱的倒影铺展在河面上,像篦子一样梳过缓缓流淌的黄河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余年来,黄河水就这样流淌,而百余年似乎又只是一个瞬间。
黄河穿兰州城而过,最初人们多用木船和皮筏进行摆渡,但是由于黄河水流湍急,用木船和筏子渡河实属不易,正如李白所感叹的:“虎可搏,河难凭。”
后来,勤劳智慧的兰州人民利用季节的变化,冬日在结冰的河面上借“冰桥”踏冰而过。可是在冰桥上过河却极其危险,特别是在初结和消融之时,真让人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惊心之感。
早期黄河铁桥油画。资料图
到了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为追击逃亡的元朝残余势力王保保,要渡过黄河,于是在兰州城西7里处修建了一座浮桥。该浮桥为保障军队的往来、粮饷辎重的运输,因此命名为镇远浮桥。
到了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将浮桥移至城北的白塔山下,即今天黄河铁桥所在位置。当时的浮桥用24只大船,排列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中间用檩木相连,铺以木板,木板之上加有围栏。滚滚的黄河水又将24只大船冲成月牙形,场景颇为壮观。这就是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曾有人赋诗描写这一景观,曰:“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洋河桥柳色青。”甘肃布政使梁章钜曾为浮桥桥门撰写一副对联:“天险化康衢,直如海市楼中,现不住法;河堧开画本,安得云梯关外,作如是观。”
为了固定住浮桥,又在黄河南北两岸各立铁柱(即将军柱)两根,以缚铁索固定桥身。如今耸立在桥南端东侧的将军柱傲然挺立,这根仅存的将军柱长5.8米,重达10吨,底部直径0.61米,其中底座长1.2米,宽0.31米,厚0.3米,其上还铸有铭文:“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600余年来,独留的这根将军柱矗立在黄河边,经雨雪而沐风霜,注视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据说,当时的将军柱还有测量水文的作用。
浮桥因每年春设冬拆,而且载负有限,故一代封疆大吏左宗棠曾提出想修建一座永久性的桥梁,怎奈当时需要银两较多,加之阿古柏叛乱亟待平定,需用兵用饷,只好作罢。
后来陕甘总督升允坐镇兰州时,升允敏锐地意识到“外人奇技巧思”正可以“宜民利用”,于是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议将浮桥建为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他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决定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施他的建桥计划。同时与德商泰来洋行在1906年9月11日签订了修建黄河铁桥的合同。并授权兰州劝业道彭英甲为始终经理其事的总负责人。
几经周折,兰州黄河铁桥最终于1908年5月9日开工。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施工,铁桥最终于1909年竣工通车。桥下部由两座桥台,4个桥墩组成,设计荷载8吨。桥南北各建牌坊一座。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兰州黄河铁桥正式命名为“中山桥”,并沿用至今。
黄河第一桥石碑。摄影:张铁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岁月中的青泥岭
下一篇: 蕴藏玄机的嘉峪关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