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天水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魏晋以来,随着佛教东传,天水境内渭河沿线自西向东逐渐形成了木梯寺、水帘洞、大像山、麦积山、仙人崖等32处石窟寺,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这些石窟寺规模较大,分布集中,风格代有传承且一脉相续,艺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在全国均属罕见。

漫步石窟走廊 领略石窟艺术

  麦积山石窟:以险、奇、秀和独特的佛教石窟文化而闻名于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圣地之一,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精湛的雕塑艺术。麦积山石窟经后秦至清等10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现存的221个洞窟中保存了各代泥塑、雕像10632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这里的泥塑可分为高浮雕、圆塑、影塑、壁塑四种,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不论是北朝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的“丰满圆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温婉可亲。

  场面宏大的北朝经变和本生绘画。127窟现存的大场景涅槃变、维摩诘变、西方净土变、七佛图、地狱变等,体现出中原及南朝绘画艺术对麦积山石窟的影响,以及当时秦州与长安、关中、洛阳乃至南方地区的密切关系,这种大场景的经变和本生绘画艺术样式对敦煌莫高窟隋唐时期高度繁荣的经变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是中国境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北朝佛教大幅壁画实例,对于探讨和研究中国北朝绘画艺术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仙人崖石窟:仙人崖距麦积山石窟仅17公里,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保存着自北魏到宋、元特别是明、清时期大量的造像与壁画,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佛、道、儒三教兼而有之。

  仙人崖石窟主要由西崖、南崖和东崖组成,其中西崖和东崖的罗汉堂全部为殿堂式建筑,南崖以开凿的洞窟为主。仙人崖石窟精华主要集中于西崖,山下有一天然的长约80米、深约10米的半月形洞穴,洞穴内一字形依次开凿洞窟和建造殿宇共十余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浑然一体,堪称“洞天福地”。仙人崖现存的明清时期的作品可以说是麦积山石窟的延续和发展。

  甘谷大像山石窟:位于甘谷县城西文旗山上,因有大佛像又称大像山,石窟和古建筑分布在1.5公里的山脊上。西区为古建筑区,其中文昌阁始建于清代前期。东区为石窟寺,共有22个洞窟。大像山大佛依山开凿,因窟成佛,佛龛高34米,宽14米,深4.5米,佛高23.3米,倚坐。大佛为唐代所造著名的弥勒大像之一,是唐代弥勒信仰的具体反映。

  木梯寺石窟大佛:木梯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整个石窟四周悬崖峭壁,如临绝境。现存石窟18个,殿堂4座,内有彩塑神像80余尊,壁画234幅,绘画面积500平方米。从现存窟龛造像风格来看,有一部分颇具北魏、唐代风格。

  水帘洞石窟群:水帘洞石窟群位于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现有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为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水帘洞石窟群始建于北周,经五代、宋、元增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五台十二处人文古迹,分五组散布于方圆数公里以内,与雄奇险秀幽旷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陇右古文化明珠和风景胜地。

  除上述石窟外,天水境内还有罗汉崖石窟、神仙洞石窟、鲁班山石窟、无量殿石窟、红崖寺石窟、光明寺石窟、老君山石窟、云雾山九眼洞、屏风山石窟、佛爷崖石窟、佛崆桥石窟等等。自魏晋以来,天水石窟寺在渭河沿岸陆续开凿,一字排开,如琥珀串珠,引人入胜。古代艺术家们精湛的艺术创作和辛勤劳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为进一步挖掘保护利用开发这些珍贵的石窟艺术资源,天水市将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以仙人崖、大像山、华盖寺、水帘洞、木梯寺等石窟为节点,规划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天水百里石窟走廊,努力把天水打造成世界石窟艺术之都。




上一篇《旷野望》会告诉我们些什么?

下一篇古代“高考”考场是怎样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