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早期秦人具有开拓精神和开放意识,善于结合不同的文化,输入自身的活力,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模式,其特点是既秉承传统的精神,又不为传统所束缚。
秦人善于学习和借鉴,早期秦文化包容了殷商文化、周文化、西戎文化和西来文化,兼有农业文明和畜牧文明。从考古资料可知,具有鲜明殷商文化特征的早期秦文化中,包含了许多戎文化的因素,如以鸱鸮为标识的金箔饰片、青铜短剑等。而墓葬中蜷曲特甚的屈肢葬、西向墓和形制多样的偏洞室墓穴,都是秦、戎共有的文化现象。在与西戎的对抗和密切交往中,秦的文化逐渐多元化。西戎的生活习俗、军事风格都对早期秦人有着深刻影响。秦仲在位23年,后死于伐戎之役。这种生与死的较量中,西戎文化对秦文化的影响是剧烈的,因此,史籍中常说秦人“与戎狄同俗”。
早期秦文化还兼容了周文化,秦的礼乐文化、嫡长子继承制都受到了周文化的熏陶,从已出土的青铜器和葬俗文化上看,秦人也融合了周人的做法。秦与西方文明也存在大规模交流,秦人的冶铁技术、黄金的大量使用,以及秦的石刻、设立伏祠,都是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表现。《史记·秦本纪》载,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史记正义》云:“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可见,周时并没有伏祠,秦时才开始出现。有学者就认为,设立伏祠、以狗御蛊以抵御热毒恶气,是受西来文化的影响。
早期秦文化以其包容、开放的姿态,兼容了殷商文化、周文化、西垂的戎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最终形成了不同于东方六国的包容多元的秦文化。包容性和多元性是早期秦文化鲜明且一以贯之的特色,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的特征之一。秦文化在早期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而“汉承秦制”,汉文化又深受秦文化影响,早期秦文化在华夏文明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从中国范围来看,我们自称汉族、汉人,源自汉王朝;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称我们为China,却源自“秦”(Chin)(波斯语)。假如秦统一中国后再能延续几百年,或许我们就该叫秦族或者秦人了。
中国古代的西向交通,以经天山南路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中亚的道路最便捷、频繁,而秦国当其咽喉。西周晚期以来,秦逐渐强盛,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遮蔽了周朝对西边的影响。历史学者岑仲勉认为:“秦即当西道之冲,东周虽拥号天王,实同虚位,由是西方民族只知有秦,不知有周,此秦(chin)之称所由起也。然秦迤东尚有神州大陆,比秦大十数倍,西方之人,未必毫无闻知,当时列国分立,无所统一,彼于是以秦之称而混名曰‘大秦’(Machin),如我国之称大月氏及小月氏,大宛及小宛,‘大秦’一名之起因,窃谓以上说为近理。”《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匈奴列传》皆称来自中原的人为“秦人”,新疆拜城县保存的东汉时期摩崖刻石中还按传统称为“秦人孟伯山”。据有些学者研究,欧洲称中国为china一词就是来源于秦,秦是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代称。中国在世界上因秦而得名,而秦则因甘肃的秦亭而得名。
早期秦文化,是秦人进入甘肃陇右后,在继承和学习商周文化的同时,吸收了戎狄文化,并与西方文化开展交流,以其兼容并包的文化姿态,最终形成了包容多元的秦文化。其上承商周,下启秦国、秦朝,对中国历史进程具有长久的影响。探寻甘肃早期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追溯华夏文明源头具有重要意义。(文/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张继刚)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 看!敦煌仙子和她的朋友们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