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娜       来源于:中国营销策划网


  五、对青岛建设“品牌之都”的发展建议
  城市品牌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因此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品牌城市在概念上应是高品质的产品,高品位的城市,高品行的市民有机融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城市过程中,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理解和强化品牌概念和意识
  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到品牌城市,现代社会人们的品牌意识已扩展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导引着消费、生产领域的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向,强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高速发展。强化品牌意识关键在于借助自身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认真分析品牌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当地自然的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以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
  2、构建科技型知识城市
  科学技术对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科技进步不仅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动力,而且也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超越其经济、技术鸿沟,追赶发达国家的动力与源泉。因此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构建知识城市,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是城市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
  3、构建经济强市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中心任务,应以扶持支柱产业为龙头,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制定产业法规和政策,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均衡。要根据区位优势保持恰当的产业比例,以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做到产业在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上保持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名、特、优产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港口、海洋、旅游是青岛经济的三大特色,也是青岛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发展重点。我们将牢牢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承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历史机遇,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航运中心”、“中国海洋科技城”、“中国帆船之都”、“中国旅游度假胜地”等城市特色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大对与美国CES合作的青岛电子家电国际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时装周等现有品牌展会的培育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名牌展会,大力提升会展品牌,力争用2-3年时间使我市跨入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全国重点会展城市行列。在大力发展品牌经济的同时,要大力弘扬 “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青岛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双学三创”活动,培育发展机关政务品牌,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繁荣青岛、文明青岛、平安青岛”建设,推动我市实现由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跨越。
  4、构建特色精品城市
  注重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重视当地人文景观与旅游自然景点的相呼应;积极形成开发热点,用市场经济思维模式和现代理念去经营城市,有效地保证城市土地和各类资产的增值升值;注重扩大城市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着眼长远,认真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建成一个功能完善、风格独特、市场活跃、吸引力和辐射力强的品牌城市。
  5、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市民素质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是城市的精神品牌,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内容,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关注城市发展,支持并参与城市建设与治理的热情,形成人人代表城市形象,人人关注招商引资,人人关心城市发展环境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建新,等.试论城市品牌.宁波大学学报,2004
[2]徐飞.打造城市品牌,建设品牌城市.黑河学刊,2003
[3]郭先登 青岛:打造“烙印”鲜明的品牌城市 2009
[4]杜青龙,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5]李成勋.城市品牌定位初探  市场经济研究,2003(4).
[6]田书芹  王东强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  温州学院学报2008.12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文化名人访:文化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

下一篇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研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