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南。1954年4月开工修建,1955年7月1日建成通车。河口,因庄浪河与咸水河在这里汇入黄河处而得名。桥长293米,桥面宽5米,结构形式上部为连续T型梁钢板结构,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是兰新铁路线上的重要桥梁,也是兰武二线上最大的单线桥梁。

  【东岗黄河铁路大桥】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街道东侧,南起东岗街道雁儿湾,北到青白石街道杨家湾。1954年11月开工建设,1956年6月30日竣工通车。大桥全长222米,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大桥按地震烈度八度设防,为包兰铁路桥,是当时国内铁路线上具有代表性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形桥之一。

  【七里河黄河大桥】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北连安宁东路,南接敦煌路。1956年10月开始修建,1958年11月竣工通车。2010年对大桥进行维修加固,2011年4月30日恢复通车。大桥全长276米,桥面宽18米,为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大桥是连接安宁区与七里河区的重要通道,有BRT快速公交及其他多路公交车通行,是兰州最早的大跨度公路桥。

  【五〇四大桥】

  位于兰州市西固区东川镇,新城黄河大桥(旧桥)下游约4.4千米处。1959年开工建设。桥梁长232米,西连109国道,东接县乡公路。

  【新城黄河大桥】

  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新城镇,北连109国道,南接兰永公路。2002年建成。史载,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筑益机滩堡,人称老古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在其东10里筑萁堡,相对于老古城,称新城,新城由此得名。主桥长为260米,桥宽19米,属公路桥,是目前黄河兰州段同类型桥梁中跨径最大的桥梁。是兰州市西大门与312国道、109国道的主要连接工程,兰州市对外交通西干线的重要枢纽。

  【什川黄河吊桥】

  位于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盐什公路(盐场堡—什川)上,梨花桥下游约1360米处。因用14根钢索悬挂于什川黄河上,故名。吊桥于1969年11月动工,1971年5月竣工。2002年,车辆开始禁行,改为步行桥。桥长435米,其中主桥165米,引桥270米,宽7米,为单链柔式吊桥。现主要用于普通农用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桑园峡人行吊桥】

  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桑园峡上游河段,桑园子火车站对面,东岗黄河铁路大桥下游约2.8千米处。桑园峡由来有二,一说,史载东汉末年,此峡曾叫“葵园峡”,明肃王由江南来兰,不忘故土之习俗,命人在葵园峡广植桑树,建修桑园,故名桑园峡。二说,因两岸峭壁陡立,形势险恶,当地俗称为“桑园子”,意谓“嗓咽子”,其谐音称为桑园峡。桥长140米,桥面宽4米,为钢索斜拉系拱杆木板桥。1972年建成,2018年废弃。

  【西沙黄河大桥】

  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桥北连安宁区201省道、北滨河路,南接西固区南滨河路,1956年始建时为西沙便桥,1971年6月改建,1974年6月通车。2005年1月对桥梁进行加固,12月7日恢复通车。以桥梁连接的西固区与安宁区沙井驿各取一字命名。桥长320米,桥宽10米,桥高8米,是西固区通往中川机场的主要通道,也是连接西固区与安宁区的重要桥梁之一。

  【兰州黄河大桥】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北连北滨河东路,南接南滨河东路。1977年9月开工建设,1979年9月正式通车。大桥位于城关区,是兰州在黄河城关段修建的第一座跨黄河公路大桥,习惯上称其为城关黄河大桥。桥长292米,是兰州市第一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连续桥梁。

  【八盘峡黄河公路吊桥】

  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八盘峡水库下游,南北连接县乡公路。吊桥于1983年6月建成通车。八盘峡由八盘村得名,古时村里有八个磨盘,故名八盘村。桥长179米,宽5米,为钢索加钢桁架式桥,是八盘峡水电站专用的黄河吊桥。

  【兰州城东黄河桥】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桑园峡口青白石街道杨家湾村,南北连接县乡公路。1989年建成。因位于兰州城东,故名。桥梁总长294.5米,主跨186.3米,桥面宽6.7米,属于悬索桥,桥体悬挂于28根钢索上,钢索南北两端分别采用山洞式和重力式地锚,桥面采用钢板铺装。

  【安平黄河吊桥】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黄河流域史前彩陶之路系由陇原东传中原

下一篇“天下第一简”,如何架起中外交流之桥?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