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国民间故事 | 作者:佚名
据记载,女娲祭典这项民俗活动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在清嘉庆《涉县志》上记载了这项民俗活动的热闹场面:“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娲皇宫)。各得其所愿欲。自是,西而秦晋,东而青兖,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远数千里扶老挈幼,享献惟谨,金鼓欢呼之声震动山谷。”
由此可见,在清代,女娲祭典是很隆重的民俗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受“”的影响,祭典活动一度停止。1978年改革开放后,娲皇宫庙会开始复苏,这项民俗又得以延续。
从2003年开始,娲皇宫附近的弹音、唐王等8个村恢复了已停办60多年的祭拜女娲仪式――“朝顶”。
2006年6月,“女娲祭典”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涉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女娲文化之乡”。
如今,这项活动可谓是又恢复到“声震山谷”的盛况:周边地区甚至福建漳州、泉州,山西长治、榆次等地的人们,也在每年祭典期间,纷纷到涉县娲皇宫寻根祭祖,谒拜女娲。
人类需要神话,正如同人类需要信仰。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曾说过:“神话随着人类童年的消逝而不再产生,但历史业已证明,神话具有不朽的魅力和无穷的生命力”。
神话伴随着我们民族的成长与进步,而她的生命力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她蕴含的精神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将鼓舞、引领着人们溯源寻根。
开拓创新、担当奉献、征服自然、不屈不挠……女娲战天斗地,不向自然灾害屈服的斗争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集建筑艺术、书画艺术、民间祭祀中的音乐舞蹈等众多艺术为一体,涉县女娲文化不仅在国内外文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研究我国的社会发展史和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女娲文化,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一支,历数千年传承流变而至今不衰。而发掘、保护、传承女娲文化,对当今的意义来说,不但能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而且对国人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怀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和对远古先祖的崇敬之心,慎终追远地来纪念、祭祀。
因为,传承是最好的朝拜,朝拜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在涉县不但有上百处娲皇祠庙或遗迹,
而且还有很多特有的女娲、
石头和泥土崇拜现象,
以及众多的女娲神话故事。
千百年以来,
流传在这里的民风民俗、
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形成了多彩神秘的女娲文化,
在中国广大地区,
传播甚广,影响深远。
女娲文化,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一支,
女娲的传说范文第3篇
《尚书・禹贡》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尔雅・释地》云:“河西日雍州。”《周礼・职方》云“正西日雍州。”黑水有今甘肃张掖河、党河、青海大通河等说;西河一般认为是指今陕西与山西之间的一段黄河。雍州约有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的大部分,是人类的发祥地和文明起源地之一,长江、黄河的源头也在这里。仅以陕西地区说,它还包括古梁州(今汉中、安康市)、豫州(今商洛市)的一部分。其东北境有黄河,境内有支流北洛河、泾河及渭河等支流,秦岭南有长江支流汉水,汉水又有支流丹水。
一、伏羲氏的传说遗迹
我国的母系氏族社会,约于一万年以前进入渔猎经济为主的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自然条件较好或氏族文化比较进步的地区,已出现原始农业(稻、粟等)、手工业(陶器)、记事符号(陶器刻划符号)等。一般认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可以追溯至这个时期,如氏后的华胥、有巢、燧人、有娇、有熊氏等,皆为一万至七八千年前的传说人物,而燧人氏还被列为“三皇”之首。
1.老祖母华胥氏的故乡
《三坟》云:“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帝王世纪》云:“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风俗通义》日:“女娲,伏羲之妹。”这里的燧人、华胥氏,自然非第一代人,只能说是他们的后裔,二者通婚,生伏羲、女娲。亦可理解为是燧人、华胥氏两个部落派生出了两个氏族。《纲鉴易知录》云:“太吴之母居于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县),生帝于成纪。”今蓝田是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的故里,有华胥镇、华胥渚等地名,还有三皇祠。陕西秦岭南面称华阳,东支余脉处有华山(又名太华山)。《尚书・武成》云:“归马于华山之阳”《周礼・夏官・职方氏》云:“河南豫州,其山镇日华山。”太华山之旁又有少华山。北魏于山北置华山郡,西魏改华州,民国置华县。汉代在华山北置华阴县,今县城南有掌华山,山南有华阳乡。大荔县有华原,西安市临潼区有华清池、华清宫,铜川市耀州区古称华原等,均因华胥氏族居住而得名。《白虎通》云:“西方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日华山。”《华山记》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华,服之羽化,因日华山。”以花多而得名,正合华胥氏以华为图腾之义。《仙佛奇踪》载:五代时道士“陈抟居华山,有一客过访,适值其睡。旁有一异人,听其息声,以墨笔记之。客怪而问之,其人日:此先生华胥调、混沌谱也”。那个“异人”把华山看作为华胥之地。可见华山乃因华胥氏而得名。商州称华阳,也是如此。
2.伏羲氏的徙都地
《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云:“仇夷山(今甘肃秦安县),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牺生处。”《水经》云:“渭水过陈仓西。”注云:“姚睦日:黄陈,言在此。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也。”又注云:“成纪水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吴庖牺所生处也。”何光岳释曰“陈,为伏牺、神农、黄帝所都,他们起源于甘青高原,这个陈应是陕西宝鸡县之陈仓(今为宝鸡市),不是河南淮阳县的陈国,淮阳之陈乃太吴氏由陈仓东迁后所居地(何光岳著《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这就是说,太吴伏羲氏(含女娲氏)氏族部落从成纪向东迁徙中,曾在陈仓居住过相当长的时间,可称为是其部落的第二个邑地(聚落地)。
3.羲皇助禹凿龙门
《史记・夏本纪》云:“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汉书・地理云志》:“梁山在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和山西河津县之间)。”大禹治水时,不仅发动了氏族先民,而且还传说有“神仙”相助,伏羲和其女儿助禹治水就是一例。《拾遗记》载:“禹凿龙关之山(即梁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千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今称猪),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今称狗),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即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著玄衣。又见一神人,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板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邪 ’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这个神话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禹治水得到伏羲氏“八卦图”启示的史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羲皇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禹和先民开山凿洞,使河水畅流的史实。相传帝舜将禹划的九州改为十二州,就是应羲皇之“十二”之数的。
二、女娲氏的遗迹
不论伏羲、女娲是兄妹还是夫妇,他们在全国各地的传说遗迹,往往都是联结在一起的。
1.平利县的女娲山
女娲氏部落在共(今河南辉县市)附近与共工部落发生领土之战后,共工归服。之后,女娲氏便和部分氏族先民西迁,沿汉水西上,沿武关(今陕西丹风)北行,折而向西,进入今安康。《路史・后记》云:“女娲氏工而迁于中皇之原(今陕西安康市平利县),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丽。”平利县位于安康市东南部,东临湖北省竹溪县,南接四川省城口县,处于大巴山北坡,凉亚热带气候,有坝河、黄洋河,在古代是先民生息的较好地方。近年,平利县已举办了首届女娲氏学术研讨会。
2.三皇故里蓝田县
女娲氏族在女娲山生活一段时间后,又北迁于母华胥氏的故地“华胥渚”(今陕西蓝田县)。《太平寰宇记》卷二六“蓝田县”条云:“西有尊卢氏(太吴伏羲氏后裔)陵,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于此。”《汉书・古今人表》、《帝王世纪》均记载:女娲氏亡后,大庭氏王天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皆袭庖牺之号。由此可知,栗陆、尊卢氏为伏羲和女娲氏的后裔。《长安志》引《后魏风土记》的记载,与此相同。《陕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陕西省地图册・蓝田县》称,蓝田县始设于秦,以境内南山产玉石闻名,而次等玉石古称“蓝”,便取名蓝田。实际上,蓝田的得名有着更早的历史和含义,系“五帝”时代东夷(今山东)中蓝夷的一支迁居 该地后,以氏族之名“蓝”称居地为“蓝田”。其南部和东部是秦岭山地,北部有横岭,中部有川、原,气候为暖温带,距今约115万前的蓝田猿人就劳动、生息在这里。传说时代的中华民族的老祖母华胥氏又生活在这里,子太吴伏羲氏、女儿女娲氏等,皆曾迁居于此。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个县境内有“三皇祠”者,惟有蓝田县。因此,蓝田县不仅是西北地区猿人的故乡,而且也是中国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更是炎、黄的祖先故里,在中华古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至今出版的《陕西省地图册・蓝田县》,在《名胜古迹》内对此却一字未提。改革开放后,对华胥、伏羲、女娲、尊卢氏的宣传,对他们遗迹的开发利用,至今也未引起当地政府和有关人士的注意,真可谓身在“三皇”故里不识其历史价值!一块人间罕有的振兴蓝田经济之金字招牌,至今也还沉睡在黄土内!
3.临潼区的女娲遗迹
《路史・后记》说女娲氏又“继兴于丽。”丽、骊通用,秦朝时还称丽山。清乾隆《临潼县志》云:“丽戎国(今西安市J临潼区),古女娲氏,继兴于此。”另一说是女娲氏在骊山炼石补天,遂住在这里。《类编长安志》引《三秦记》云:“骊山巅有三皇庙,不斋戒而往,即风雨迷道”,三皇庙“又呼人祖庙”。何光岳释:“因女娲氏被华夏族视作人类祖先,祭祀的为人祖女娲氏,元代以后讹为仁宗庙。今骊山最高峰有名仁宗庙,临潼县仁宗乡也以此而得名”(何光岳《炎黄源流史》第42页)。《类编长安志》云:骊山有老母殿。相传唐玄宗时期(713--755年),陇西(今甘肃临洮)人、道士李笙(号达观子)在嵩山(今属河南)隐居,修炼道术。有一天,他在虎口岩石壁中发现了一卷用红漆写在白绢上的书,书日《黄帝阴符经》。为弄懂经的含义,他西行人关求师。走到骊山下时,遇到面对着火的树木而神色自若的老太婆闭目自语:“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大惊,恭敬地问:“老大娘怎么知道《阴符经》之语呢 ”答日:“我得经已一千又八十年了,你怎么知道吗 ”李笙跪拜,禀告了实情。老母遂收其为弟子,讲述了经的含义。讲毕,已到中午,老母取出麦饭,又取出瓢让李笙取水,归来后已不见老母,伤心而哭。宋敏求《长安志》云:“唐李笙于此遇骊山老母,说《阴符经》。传教即毕,令笙取水。笙乃携瓢就泉水汲水,已失老母,因泣,名咽瓢泉。”骊山西绣岭的老母殿,相传为汉武帝时的女娲祠。殿内塑有女娲像,手持五色石,供人祭祀和瞻仰。李笙据老母(女娲氏)授的经义,潜心研究,后著《阴符经注》、《太白阴经》等道教经典传于世。骊山西麓今有女娲氏庄名(俗称娲氏庄),北麓则有女娲谷等。
此外,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及其他县还有俗称的娘娘庙,也是祭祀女娲氏的,以“送子”给无儿女的人而香火旺盛。临潼骊山流传有女娲造人、补天及与伏羲结为夫妇的故事。
4.潼关县的女娲陵
潼关古称桃林寨,东汉始置县,位于关中盆地的东端,东接河南灵宝,北临黄河,与山西芮城隔河相望。《战国策》、《史记》等书皆曰有风陵,《水经注》则日风陵渡有女娲氏陵。《酉阳杂俎・忠志》记载虢州刺史王光奇向唐肃宗(756-762年)上奏见女娲坟事日:“天宝十三载(754年),大雨晦阴忽沉。今月一日夜,河上有人觉雷声,晓见其坟涌出,上生双柳树,高丈余,下有巨石。兼画图进。上初克复,使祝史就其所祭之。”《太平广记》卷三九。引《唐历》载:乾元二年(759年)六月,虢州(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刺史王晋光曾向肃宗奏日:“潼关口河漳上有树数株,虽水暴涨,亦不漂没。时人号为女娲墓。”女娲陵有多处,多以为古风陵渡的女娲陵比较真实。由于黄河的改道,风陵渡今属山西永济。潼关、灵宝、永济三地志书记载的女娲陵,均指唐朝时已淹没在黄河中的一座小山陵。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如意坟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