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城市经济观察 | 作者:佚名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这座城市充满梦想,也充满诱惑。”
对于身处大城市的普通人来说,评价一座城市幸福感高低最直观的因素还是收入、资源和城市公共服务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些因素往往跟城市规模和能级呈现高度正相关,即城市越大,往往居民收入越高、资源和机会越多、生活更便利。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向往大城市的原因。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超大城市仅有7座,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和天津。而谁会是下一个超大城市,格外引人关注。
城区人口规模,评级的关键因素
衡量一座城市的规模大小,无外乎两个关键指标,人口和面积。不过,并不是城市人口数量越多、面积越大,就能位列超大、特大城市。
在我国中西部,尤其是西北、西南一些地级市面积非常大,有的甚至和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面积相当,但由于人口不足,以及在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对落后,离超大、特大城市的概念还有不小差距。
而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虽然有些城市给人的印象是一片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景象,但也未能入选,如苏州、厦门、福州、宁波这些热门大都市,都没有入围特大城市。原因简单,衡量一个城市是超大、特大还是其他类型,主要看的是城区人口,而非全市常住人口。
根据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相关划分标准,依据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而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和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并称为大城市。
位于第二档的特大城市,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多数已经超过1000万,最高的郑州已经达到1260万人。但是这些城市由于存在大量农村人口和县域人口,城区人口规模还在500万-1000万之间。
以这次“爆冷”的苏州为例,2021年以2.27万亿元GDP排名全国第6,常住人口接近1300万,但城区人口只有400万左右。这背后是因为苏州的县,乃至乡镇经济非常发达,汇聚了大量人口,如县级市昆山,2021年GDP高达4748.1亿元,人口超200万。以至于苏州城区人口统计下来,反而显得比重较小。
另外,还有一些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城市,城市体量本身就不大,属于“短小精悍”的。如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厦门,无论是在行政级别上还是名气、人均GDP上,都让人觉得它够格,但是厦门是我国一二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仅170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也只有528万人。
也因此,对于这份名单,我们也不能过于“以此为准”,而城市之大,也不在于面积和人口。
热门候选城市:武汉、东莞、西安
在14个特大城市中,城区人口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武汉(995.3万人)、东莞(955.76万人)和西安(928.37万人),这三座城市也是特大城市中仅有的三座城区人口超过900万人的城市。也就是说,下一个超大城市很有可能在这三座城市间诞生。
从当前这三座城市城区人口数量来看,武汉距离超大城市1000万的门槛只差4.7万人,如无意外,武汉将会跻身下一个超大城市。
虽然从“七普”数据来看,武汉市的常住人口为1232.65万人,少于郑州的1260.06万人,武汉人口总量排在中部第二名、全国第十一名。但是“中部人口第一城”之位被郑州取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情的影响。
实际上,武汉常住人口和城区人口很有可能被低估。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武汉常住人口达到1364.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12万人。超百万的年增量,显示出武汉常住人口开始大幅回流,且呈现井喷之势。
另外,自2017年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以来,173万青年选择留在武汉。公开数据显示,仅仅2021年,武汉新留汉大学生34.5万人,其中在汉高校应届毕业生留汉人数较2020年增加9.4%。
除了武汉,特大城市城区人口数量排在第二的东莞,也是超大城市的有力争夺者。目前,东莞建成区面积达到1194.31平方公里,在面积上已经达到超大城市的水平。在城区人口这项关键指标方面,2021年东莞常住人口达到1046.67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城区人口达到955.76万人。
从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来看,东莞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91%,是三座城市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
除此之外,东莞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60周岁以上人口仅占5.47%。近年来东莞的吸引力还在不断增强,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东莞人才吸引力指数在100个城市中排第16名,比去年全国排名上升7位。
紧随武汉和东莞,西安的城区人口也超过了900万,不过距离1000万门槛,还差了将近80万人。2021年西安常住人口增量为21.01万人,即便这些增量人口全都是城区人口,西安在短时间内突破1000万,仍有不小的难度。
城市能级关乎资源分配,但目的始终是人
都说人口是反映城市吸引力、活力和实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国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谁拥有更多的人口,谁便能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
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能级的提升,除了意味着城市吸引力得到加强外,也还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
以城市规划建设地铁为例,按照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标准,申报地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不难发现,申报地铁对城市人口的要求便是以城区人口为衡量指标。这也很好理解,只有城区人口足够多,地铁的实际使用率才会高,人均建设和运营成本才不会那么大,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就更大。
不只是地铁,从经济发展的效率来看,城市能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越大的城市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就像美国的创新资源都集中在硅谷、洛杉矶、纽约等大都市区,这是一个全世界都适用的普遍规律。
当然,还是那句话,衡量城市规模大小,并不能仅仅看人口数量,也离不开经济、科技、贸易、教育、交通、医疗等各领域综合实力的角度。那些还有待进阶的城市,需要对照排位靠前的城市“择其善者而从之”,全面提升自己的软硬实力。
城市之大,说到底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和实际感受上。让市民们从城市的发展“壮大”中获益,有追求人生远大理想和经营幸福家庭生活的充分条件,这才是一座城市的骄傲。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2022年河南各市人均GDP排名!郑州屈居第二,济源位列榜首,周口市垫底
- 颠覆性绿色能源转型?建筑也是机器人?专家分享未来城市设计构想
- 孩子越来越少 将来谁给我们养老?
- 江华农村淘宝交易额湖南省第一
- 夏季达沃斯论坛线下举办 企业家期待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 2023年小微经济呈现八大新亮点
- 房东为卖房给中介发8888元红包 有的还奖励手机和电脑
- 乌克兰或成首个废除现金的国家!号称减少95%腐败
- 出行、旅游、消费里看活力 端午假期各项数据亮眼
- 新趋势、新业态、新活力……端午假期“新新”向荣
- 中国GDP“第一区”,迎来新任一把手
- 央视一针见血!淄博烧烤为何火,5点原因,背后的问题有点意思
- “烧烤热”过去后,淄博掏出了另一张文旅牌
- 杭州二手房卖不掉?房东开始焦虑了:买家迟到一小时,不敢不等
- 花十万可以买八套房的鹤壁 真实的楼市是什么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