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民俗文化网   文章作者:令狐克睿


文化精品,城市文化资源未能实现有机整合。此外,由于没有将地方文化与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城市也未能形成相关的文化产业链。

  外部机会。文化产业战略兴起。2006年,我国出台了“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强调文化产业对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省市纷纷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激励措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了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这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为贵阳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机遇。

  中央支持贵州发展。国务院2012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简称2号文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基本原则及目标规划。《2号文件》将贵州定位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将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贵阳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贵州省委、省政府和贵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2006年、2011年先后发布了《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从财政投入、优惠政策等方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为贵阳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城市知名度的提高。贵阳自然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具有“森林之城”和“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每年举办的“避暑季”、“温泉季”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城市知名度在近几年得到极大提高,为贵阳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和传播提供了机会。

  外部威胁。外部竞争加剧。由于文化产业战略的兴起,全国各大城市都开始重视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积极开展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工作,导致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竞争加剧。另外,与很多城市相比,贵阳城市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加上文化资源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品牌效应尚未发挥出来。因此,要建设有竞争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并不容易。

  内部城市的竞争。在贵州省内,贵阳的经济和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但就城市文化特色来看,省内其他一些城市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更加明显,例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深远悠久;遵义作为革命历史名城,相比贵阳更为外地人所熟悉。这对贵阳的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品牌建设构成了一定挑战。

  综上所述,贵阳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贵阳城市文化品牌,充分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贵阳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人才是文化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而人才短缺又是贵阳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从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方面着手,提高文化品牌建设的人才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投入,着力培养一批文化领军人物和文化经营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创新引进方式,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用人制度,以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参与到文化品牌建设中,为贵阳的城市品牌建设服务。

  加大城市文化品牌宣传营销力度。城市文化品牌需要对外宣传,才能提高知名度,而营销是最有效的宣传手段。因此,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和对外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广告、品牌代言、大型活动和承办体育赛事等方式加强城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研究
·下一篇文章:七唯一策划法与城市品牌建设


【相关内容】

湖南打造“文化强省”升级版 建“长沙城市文化艺术会客厅”

佚名

七唯一策划法与城市品牌建设

李兴国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对城市品牌建设的支持意义

佚名

从襄樊更名襄阳看中国城市品牌建设

佚名

上海城市品牌建设的里程碑

姜智彬

解读宁波城市品牌的“双子星”——天一广场、老外滩品牌建设案例

黄江伟

要“坚持做自己” 专家建言惠安城市品牌建设

叶舒雯

论苏州城市品牌建设

彭 虹

加强城市品牌及文化品牌建设 着力打造文化强市与文明之城

刘文俭

世博会、国家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何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