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城市品牌建设知识     |      作者:李永胜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中国, 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国家税收出自城市, 90%以上的大学和科研力量分布在城市。城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的绝对制约作用日趋凸显,依靠土地、资本、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党中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背景下,应该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方法与手段,研究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途径,构建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创新型城市的含义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从哲学层面上说,它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突破传统,实现旧质状态向新质状态转化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人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存在形式。创新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消费等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诸领域不断创新和突破的生动历史。
  创新型城市中的“创新”概念,是一个外延较宽的概念,它不是指仅仅局限于传统经济活动领域的创新或者产业创新,而是指包括城市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精神文化等广泛内容的有机体系。因此,所谓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以自主创新战略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各种创新要素相互衔接和配套的诸方面内容构成的,旨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系统)。
  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三层意思:
  1.它是以自主创新为价值取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它要求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造力推动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智力资源在城市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好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龙头作用,使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力量。
  2.它强调城市创新要素、环节、成分的优化组合与生态化配置。它要求遵循人类创新活动的规律,使各种城市创新要素、环节、成分合理匹配、有效协调,形成有序运行、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大力提升城市创新势能。
  3.它追求城市创新的集成效应、系统效应、整体效应,而不满足于城市经济社会如科技、产业、文化、公共管理等某一方面的单一突破与创新。因此,它以构筑城市创新链、培育创新网、营造创新集成效应为着力点,强调合理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形成聚合效应,以产生远远高于单一方面创新的社会效益和城市竞争力,大力提升和推进城市整体文明水平。可见,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将会促成城市社会的整体转型与全方位变革。

  二、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目前,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总结上海、深圳、合肥、北京、无锡、温州等不同类型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做法,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我们大体可以勾勒出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1.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标志,也是城市魅力之所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与经济融合程度越深,其产品的附加值就越大,效益就越好。文化创新与社会生活中的理论、科技、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又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城市创新首先要有文化的创新。所以,构建创新型城市一定要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激发全体市民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的精神支撑和内在驱动力,是一切创新源泉涌流的深厚沃土,一个缺乏创新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的。美国硅谷城之所以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摇篮,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独特的创新文化:崇尚个性、鼓励创新、宽容颠覆等。以敢试敢闯的改革创新精神起步的我国深圳市,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一轮发展阶段中,顺应国际竞争的发展态势,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产业支柱,大力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冒风险,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浓厚创新文化,形成了特别能创新的深圳精神,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城市的典范。
  2.多种创新要素集聚,产生集群效应,形成城市持续发展的巨大活力。创新型城市是多种创新要素的集聚地,从而产生创新的聚合、扩散与辐射效应。具体来说,它是创新人才的密集地,创新企业的密集地,创新产业密集地,创新知识产权密集地以及品牌资源密集地。这是因为,创新与一般产业活动一样也有集群和极化趋向,只有创新要素集聚地和极化点才能获得自主创新的高绩效。例如,作为率先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深圳就是佐证。深圳如今拥有727家技术研发机构、47 家工程技术中心、21个博士后工作站、上百家孵化器、上万家高新企业,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超过了3万家,有10多万名高学历人才以及高交会、科技园、大学城、虚拟大学园等,全市拥有61万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总量接近100万,并且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创新企业群体。2004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 3266·5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逾1/2,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853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7%,同年专利申请量为14918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pcg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此外,深圳还拥有华为等著名的品牌资源等。目前,深圳已成为我国品牌最多的城市: 58个中国名牌产品, 5万多个自有品牌, 5个年销售量额超过100亿元的自主品牌。再如,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目前正在紧紧依托人才和科技两大资源优势以及创新体系实现新跨越,获取新突破,向着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迈进。2010年,上海将要基本建立以人才高地为支撑的城市创新体系,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创新基地、知识扩散中心,在若干关键技术与战略产业领域的竞争力方面处于国内外前列。可见,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多种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形成了创新型城市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巨大能量和活力。
  3.完善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创新是创新型城市的根本保障。制度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制度创新与体制创新可以为自主创新提供较好的成长与发展环境,降低自主创新的外部成本,从根本上保障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和持续开展。这是因为,自主创新是具有很高的外部经济性的活动,仅靠市场很难使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因此必须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形成对自主创新的持续有效激励。可以说,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等城市各方面创新的重要条件。好的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持久的动力,并且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系统化配置,促进区域创新效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迅速崛起并且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率先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排头兵就是这方面的最好证明。深圳的综合竞争力长期处于全国前列,综合经济增长率和综合收入水平均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较快,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迅猛,这除了具有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外,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利用特区在制度和政策上的灵活度,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活化体制机制,形成了开放、平等、自由、宽容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管理理念先进,体制运转灵活,工作效率高,法制健全,服务周到,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大大增强了对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的吸引力。这充分说明制度创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先进的基础设施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表征。城市的重要功能是集聚和辐射,它是对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文化、产业等市场要素的高度集聚和向周边及更大区域范围的辐射。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工程性和社会性两大类)是所有城市功能发挥的物质支撑。对于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创新型城市来说尤为重要。据研究,在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弹性值上,在12个数值中,基础设施占第一位。首先,高效、安全、便捷、畅通、节能的城市交通和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是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条件,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高效流转,有利于人员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先进而环保的供水、供气、供电、供热及可循环的垃圾处理系统,发达的健身、娱乐和休闲设施以及其他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这些能够使城市成为人们的宜居空间,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活力,为全方位创新奠定良好的生存基础。再次,富有个性化色彩与独特文化魅力的节能、节地、节水型城市建筑与景观(广场、道路、绿地、雕塑、建筑造型、规划布局等)更能展示城市的创新文化与艺术,更易激发、启迪和涵养城市市民的创新思想、观念和理念。最后,发展先进的信息网络和高效完善的通讯系统,倾力打造数字化城市,才能加速知识、技术、信息的交流与扩散,促进人们思想的碰撞、观念的更新、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城市面向世界踏上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列车,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球文化、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从城市自身特点出发,不断探索新思想,凝聚新创意,发明新技术,生产新观念,开拓新产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创造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城镇化要围绕五大要素做文章




  相关推荐